作品著作权
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作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独创性,即作品必须是由作者通过独立构思和创作而产生。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2) 可复制性,即指可以通过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反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但无论采用什么复制方式以及复制多少作品,均不会改变作品的内容及思想。
(3) 合法性,作品应当以法律所允许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公民从事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作品著作权登记材料:
(1)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2) 权利所有权人证明;
(3) 作品样本;
(4) 作品说明书(阐述作品创作的目的、独特性及过程)
文学艺术作品登记申请人的范围:
(1) 作者,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 其他著作权人,包括通过转让、承受、继承等继受取得著作权的权利人。
文学艺术作品登记范围: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均可申请登记。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 戏剧、 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上述作品的含义是指:
(1) 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2) 口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3) 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
(4) 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5) 曲艺作品,是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6) 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
(7) 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
(8)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9)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
(10) 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11)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
(12) 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地图、示意图等作品;
(13) 模型作品,是指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
下列作品不能申请登记:
(1)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2)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3) 时事新闻;
(4)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5) 超过保护期限的作品。